86%的大學生,目前從事職業和大學專業沒有關系
14%的大學生,目前從事職業和大學專業完全有關系
如果您的孩子,就在這14%的大學生里,是不是發展的會更快、更好?
截至目前,中國大學共有13個學科,92個大學專業類,703個大學專業,703個專業每年都要容納將近1000多萬的大一新生,勢必造成選擇專業時形成嚴重的人數不均。
大多數考生在專業選擇上的決定性意見依然來自班主任和父母,所以在選擇上會以當前熱門、好就業、工資高為指導標準,但是這些同學們在畢業后面臨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崗位不夠、供大于求!一小部分同學在畢業后拿到了與專業對口的滿意工作,那么剩下的待就業同學們,就不得不另尋出路,運氣好的,機緣巧合碰到了適合或者有前景的工作,運氣差一點的同學,輾轉好幾年,也不知自己到底適合什么,該做什么,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逐漸失去了核心的競爭能力,最后一事無成。
所以,一定要盡早為孩子量身制定計劃以及目標,這樣不僅可以為孩子找到適合且有前景的專業,同時讓孩子有了目標和方向,有充足的動力去一步步實現! 所謂的起跑線,不是從上大學或者畢業開始,而是越早越好?。?!
孩子忙于讀書、學習、考試,家長通過周圍人或自行搜索,知道很多出名的大學,但是至于專業、職業,很多人只知道教師、醫生、公務員,在選擇專業時自然不知道該選什么專業,更不知道專業對于人生的重要性,所以就會出現很多選擇專業的問題,例如選了一個還不錯的大學,隨便選了個專業,點了“服從調劑”,至于最后錄到什么專業,根本不會去管。還有部分家長或者考生,臨近志愿填報時忙于選擇專業,會聽別人說:“專業不重要,還是先選大學吧,如果錄的不滿意,上了大學還有轉專業的機會”。的確,大學基本都會在大一下學期給學生一次轉專業的機會,但是,實際操作起來,特別難,名額是有限的,有的還要經過嚴格的筆試和面試,尤其知名學校,想轉專業,就更難了。
專業才是孩子的“本”,專業是要陪伴孩子一輩子的東西。高考填志愿時,抱著“說不定學一學,就感興趣了”的心態,到了大學,才后知后覺!原來專業這么重要!大學不滿意,還可以考研,以后還有很多種可能,但是如果專業不合適,可能大學四年都是“度日如年”,更可怕的是,它一輩子都要伴隨孩子!
首先:孩子的“興趣”是真實的嗎?還是父母主觀意識強加給孩子的?
其次:孩子的興趣會隨著時間和經歷而變化,尤其高中生這一年齡段,社會閱歷較少,對興趣的認知浮于表面,如果要把興趣當職業是需要有性格、天賦、潛能等內在因素做支撐的,萬不可草率決定,影響孩子未來發展!
例如:理科狀元考入北大,畢業后回家賣糖葫蘆;考上了清華大學剛讀了兩三年后退學重新復讀只為選個適合自己的專業.....等等慘痛經歷千萬不要發生!
升學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工作,實現人生價值,獲得成功!
能否成功的核心因素,先要認知自己的優勢(天賦/潛能/性格),并且可以在適合自己的領域中不斷發揮優勢,才能獲得更快、更好的發展,那么適合的領域是什么?就是孩子即將選擇的專業和未來要從事的職業!
學校并非不重要,但一味強調211、985等學校,卻忽視了專業的選擇,忽視了孩子的性格、天賦、潛能,適合學什么,以及哪個領域更適合!就會導致了一大批“有證無工”的現象!
專業的名稱并不能完全反映專業的實質和將來的職業。
例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信息與計算科學”這兩個專業的名稱很相似,但一個屬于工學計算機類,一個屬于理學數學類,不論是主修課程還是將來的就業領域都有很大區別。
此外,即使是同一個專業,在不同高校,其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培養特色等也不盡相同,所以通過名稱并不能清楚地區分專業之間的不同,一定不能僅憑名稱來認識專業。
不同大學相同專業的實力不同,這也直接體現在錄取分數線上。
知名大學的優勢專業,錄取分數線往往相對較高,孩子報考時要量力而行,但反之錄取分數高的專業不一定是某所大學的好專業。
首先,錄取分數高可能是因為該專業當下比較熱門而導致報考人數多形成的;
其次,專業錄取分數高可能是因為前一年該專業由于錄取分數低而致使當年報考人數較多造成的。
今年的熱門、好就業,高薪、4年后會是什么樣?
影響就業率的原因除了專業本身、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等因素,還需要著重考慮時間因素。
其次專業就業率不等于就業質量和就業滿意度,有些專業雖然容易就業,但就業質量、滿意度卻不一定高,因此考生在選擇專業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首先深刻的認知自己,挖掘自己的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了解未來職業發展趨勢,并有長遠的規劃,勢在必行!
基石測評專家在和很多考生家庭溝通時發現,家長非常了解提前規劃專業的價值,孩子也明白父母用心,但因為到底選什么專業,孩子和家長出現了分歧, 所以如何有效溝通,最終達成結果,需要的依舊是科學合理的方式 ,家庭在為考生選擇專業時,避免下面三種模式:
1、父母完全包辦,不考慮孩子個人意愿,防止孩子逆反心理,誰也不愿意去做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2、完全聽憑孩子意愿。孩子年齡小、缺乏經驗及前瞻,到了大學發現專業并非預想的案例不勝枚舉!
3、家庭討論,思考維度不能單一、片面,要全方位衡量。
本地就業和異地就業的情況比較復雜,考慮的因素會很多,例如:孩子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在本地市場前景如何?家庭是否有較好資源可以輔助孩子職業發展?有些專業將來發展多會在一二線城市,同樣是程序員,北上廣深的工資或許就是三線城市的1-2倍。
無論考生和家庭希望將來留在哪個城市或者希望在哪里發展, 前提都需要先定位適合自己的專業,并了解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在綜合考量職業在各地的市場環境和發展狀況 ,這樣才能有更合理的安排!
讓孩子能夠自我認知,了解自己的優劣勢,并找到適合的專業且對未來職業有清晰的發展規劃是第一步,同時還要考慮孩子將來是考研?出國留學?直接就業?還是想去國企、私企、外企、政府部門、事業單位?
每所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固有的校友圈子,這些圈子也會為該校的就業確立了就業圈子。
所以必須認真去了解,孩子要去的院校以及該校的校史、就業質量報告,多維度的進行篩選、匹配,提前做好各種準備!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優勢,如何找到適合領域,著重發揮優勢,獲取突出成就,更好的發展,是基石服務的宗旨!
1.想選擇法律是因為個人比較喜歡電視劇中那法官的角色和氣派,心生向往。
2.想選擇會計專業是認為會計好就業,每個公司都需要。
3.想學行政管理是因為在高一時,有一次老師讓大家在課堂上說自己想學的專業,很多同學都是行政管理,就牢牢記住了這個專業。
從以上可以看出,小呂在做專業選擇的時候完全是隨意的、缺乏自我認知的、隨大流的,更沒有深入思考未來畢業后的從業狀態和就業場景。
1.人際關系的處理、維護能力非常好,善于與陌生人建立聯系。
2.具有比較強的服務意識,能夠換位思考,體諒他人;
3.團隊合作意識好,具有大局觀,能夠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4.具有較強的上進心、責任心;
5.善于組織和協調人際關系,資源整合。
1.細節處理能力較弱,不太注重細節,做事不夠細心;
2.邏輯性不強,做事規劃性不好;
3.有板有眼,循規蹈矩是他的弱點。
1. 小呂不適合學法律專業。
法律專業未來從事的是律師、法務相關崗位工作,這些工作想要做得優秀需要很強的細節性、邏輯性、原則性等做支撐,而小呂恰恰相反,這些都是他的弱點。
2. 小呂不適合學行政管理專業。
行政管理專業并不像小呂想的那樣挺高大上的,行政管理專業未來從事的崗位是屬于管理行政后勤,比如辦公設備維護、考勤、食堂、宿舍、司機、車輛管理等等都是些細節的、瑣碎的衣食住行的管理工作。想要把這份工作做好需要很強的執行力、細節處理能力、堅韌性、邏輯性等,而這些基本都是小呂的短板。
3. 小呂不適合學會計學專業。
會計專業所學的科目如:統計學、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等,都是數據、報表、分析,需要較強的邏輯性、細節能力、耐心、謹慎等特質將來在崗位上才能做到優秀,而小呂在這方面特質并不匹配。
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采購管理、國際商務、公共關系學.......
這些專業未來所從事的崗位都是人際接觸較為廣泛,與人打交道的工作,需要較強的人際關系的處理、人際維護能力、組織和協調的能力做支撐才可以做到優秀,而這些方面正式小呂的天賦優勢與潛能,發揮自身優勢猶如順水推舟,事半功倍,自然更容易取得突出成就。
專業規劃不僅可以為孩子匹配適合且有前景的專業,還能讓孩子對未來職業
有更清晰的認知, 所以,早規劃就能快人一步,在人生中才能領先一路!
微信掃碼添加專家微信,
隨時咨詢想了解的高考相關信息
同時線上/線下課程優先免費聽